【幼儿园中班绘本故事《我妈妈》教案】一、活动名称:
绘本故事《我妈妈》
二、适用年龄:
幼儿园中班(4-5岁)
三、活动目标:
1. 通过阅读绘本,引导幼儿感受母爱的温暖与伟大。
2. 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对妈妈的爱和感激之情。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4. 激发幼儿对家庭情感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四、活动准备:
1. 绘本《我妈妈》(作者:莫莉·艾德尔斯蒂尔)
2. 图片卡若干(展示妈妈的不同形象)
3. 轻柔背景音乐
4. 简单的绘画材料(如画纸、蜡笔等)
5. 小礼物或贴纸作为奖励
五、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以亲切的语气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世界上最爱你的人是谁吗?”
鼓励幼儿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妈妈的认识和感受。
教师总结:“妈妈是我们最亲的人,她为我们做了很多事,今天我们要一起读一本关于‘我妈妈’的绘本。”
2. 阅读绘本(10分钟)
教师出示绘本封面,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并提问:“你看到什么了?你觉得这本绘本讲的是谁的故事?”
教师有感情地讲述绘本内容,适时停顿,引导幼儿猜测情节发展,鼓励幼儿模仿绘本中“我妈妈”的说话方式。
在讲述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图片卡,帮助幼儿更直观地理解内容。
3. 讨论与交流(8分钟)
教师提问:“绘本中的妈妈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她做了哪些事情?”
鼓励幼儿积极发言,分享自己妈妈的可爱之处。
教师可适当引导:“我们的妈妈是不是也像绘本里的妈妈一样温柔、能干呢?”
4. 创意表达(10分钟)
请幼儿用绘画的方式画出自己心中的“妈妈”,鼓励他们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表现妈妈的样子,并在画上写上或说出一句“我爱妈妈”。
完成后,教师可组织幼儿轮流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单介绍。
5. 情感升华(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说:“我爱我的妈妈,她是最棒的!”
播放轻柔的音乐,让幼儿闭上眼睛,想象妈妈对自己的关爱,感受温暖的情感氛围。
六、延伸活动建议:
1. 家庭互动:鼓励幼儿回家后给妈妈一个拥抱,并说一句“我爱你”。
2. 教师可制作“妈妈的照片墙”,让幼儿带来和妈妈的合影,增强亲子情感联系。
3. 开展“我为妈妈做件事”活动,如帮妈妈拿拖鞋、倒水等。
七、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绘本阅读和互动表达,有效激发了幼儿对妈妈的爱与感恩之情。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语言引导和情感共鸣,避免过于说教,多给予幼儿表达的机会,使活动更具感染力和教育意义。
八、注意事项:
1. 教师在讲述时要语气温和,富有感染力。
2. 对于性格内向的幼儿,应给予更多鼓励和关注。
3. 活动时间安排合理,避免幼儿疲劳。
备注:
本教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可灵活调整,确保适合不同班级和幼儿的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