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史铁生抒情散文欣赏:合欢树】在人生的长河中,有些文字如静水深流,不张扬却深入人心。史铁生的《合欢树》便是这样一篇充满温情与哲思的作品。它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却以质朴的语言勾勒出生命的坚韧与亲情的厚重。
《合欢树》写的是作者与母亲之间的情感。那棵合欢树,是母亲种下的,也是她生命中的一部分。树在风雨中生长,母亲也在岁月中老去。而作者,作为儿子,看着这棵树,也仿佛看见了母亲的身影。树与人,似乎在无声地对话,诉说着无法言说的情愫。
文章开篇,史铁生以一种平静的语气回忆起童年时的场景。那时的母亲,还年轻,还在为生活奔波,却始终不忘在院子里种下一棵合欢树。她说:“等树长大了,你就能看到花开了。”这句话,简单却饱含期待,像是一颗种子,在时间的土壤中悄然发芽。
然而,母亲并没有等到花开的那一天。她离开了,留下那棵树,也留下了一段未竟的牵挂。多年后,作者回到旧居,发现那棵合欢树依旧挺立,枝叶繁茂,花影婆娑。那一刻,他仿佛听见了母亲的声音,感受到她的存在。
史铁生的文字,总是带着一种淡淡的哀愁,却又不沉溺于悲伤。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的细节,让读者在不经意间被触动。合欢树不仅是植物,更是一种象征——象征着母爱、希望和生命的延续。
读《合欢树》,让人不禁思考:我们是否也曾在某个角落,种下过属于自己的“树”?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坚持,或许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开出意想不到的花朵。正如史铁生所说:“我坐在小公园的椅子上,看天,看云,看树,看花,心里想着母亲。”
这篇散文之所以动人,是因为它写出了最真实的情感。没有刻意的煽情,也没有矫饰的表达,只是平实地讲述一个故事,却让人心生共鸣。它让我们明白,有些东西,即使失去了,依然会以另一种方式陪伴我们前行。
合欢树,不只是树,更是记忆的载体,是情感的寄托。在史铁生的笔下,它成为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也成为了无数人心中柔软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