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赏析《子夜吴歌(middot及夏歌》)】《子夜吴歌·夏歌》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乐府诗,属于《子夜吴歌》组诗中的一篇。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夜晚的静谧与女子对远方游子的思念之情,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全诗如下:
>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虽然标题为“夏歌”,但诗中却并未直接描写夏季的景物,而是借由“捣衣”这一传统习俗,引出了对战争与离别的感慨。这种写法颇具匠心,也体现了李白诗歌中常见的“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
首句“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描绘了一幅月光洒满长安城、家家户户都在捣衣的场景。捣衣是古代妇女在秋天为远行的亲人准备衣物的一种活动,而这里虽为“夏歌”,却用“捣衣”来引出对远方亲人的牵挂,实则是一种以季节错位的方式表达情感的技巧。月色如水,捣衣声声,营造出一种宁静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次句“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秋风”本应是秋天的意象,但在诗中却被用来渲染一种无尽的思念。这里的“玉关”指的是边塞要地,常作为征战之地的象征。诗中透露出一种无奈与期盼:无论秋风如何吹拂,那份对戍边丈夫的思念始终无法消散。
后两句“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厌倦。女子希望早日结束战事,让远征的丈夫归来,回归家庭。这种情感不仅是个人的,也是整个时代的缩影,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战争带来的痛苦与分离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有对人间情感的刻画,充分展现了李白诗歌中那种“豪放而不失细腻”的风格。同时,诗中也蕴含着浓厚的现实关怀,体现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
总的来说,《子夜吴歌·夏歌》虽为一首乐府诗,但其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丝毫不逊于其他经典之作。它不仅是一首描写思妇情感的诗篇,更是一幅反映时代背景、寄托民族情感的历史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