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大鹊桥仙诗歌赏析】在中国古典诗词的浩瀚星河中,宋代词人范成大的作品虽不如苏轼、辛弃疾那般广为人知,但其笔下的情感细腻与意境深远,仍为后世所推崇。其中,《鹊桥仙》一词便是他创作中的代表作之一,不仅体现了他对爱情的独特理解,也展现了其在词体艺术上的深厚造诣。
《鹊桥仙》原为宋词中常见的词牌名,多用于咏牛郎织女相会之典故,寄托对人间真挚感情的赞美与感慨。范成大在这一传统题材上,融入了自己的人生感悟与情感体验,使这首词既有古典意蕴,又富有现实意义。
全词如下:
> 鹊桥仙·七夕
> 双星良夜,耕云耨月,莫是前生缘薄?
> 红绡剪就,银蟾照彻,素影分光如雪。
> 人间天上,一时同照,怎忍轻别?
> 莫问归期,只求长共,此心无歇。
这首词以“双星”起笔,点明了七夕佳节的主题。作者借牛郎织女的故事,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珍惜。然而,不同于传统的悲情描写,范成大在这首词中并未沉溺于离别的哀愁,而是以一种更为豁达的态度面对分离。他认为,即使两人不能长相厮守,只要心意相通,便足以跨越时空的阻隔。
“红绡剪就,银蟾照彻”,描绘出一幅清冷而美丽的夜景,象征着纯洁的情感。而“素影分光如雪”,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静谧而神圣的氛围,仿佛连月光也为这份深情所动容。
“人间天上,一时同照”,这句词巧妙地将现实与理想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坚定信念:无论身处何方,只要心中有爱,便能彼此照亮。最后,“莫问归期,只求长共,此心无歇”,更是将整首词的情感推向高潮。作者不问未来是否重逢,只愿两颗心永远不变,这种超越现实的浪漫情怀,令人动容。
范成大的《鹊桥仙》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不仅在于其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更在于它传递出的一种超越时空的爱情观。在那个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时代,人们往往因距离而分离,而范成大却用一首词,表达了对永恒爱情的执着与信仰。
总的来说,这首《鹊桥仙》是范成大词作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它既继承了传统词风的典雅,又融入了个人独特的审美与情感体验。在今天看来,它依然能够引发人们对爱情、人生以及时间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