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17雪地里的小画家鲁教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学生能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词,掌握“画、牙、马、牛”等字的书写和读音。
-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雪地里小动物们的活动,体会它们在雪地上留下的“作品”。
-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采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 掌握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 体会小动物们在雪地上留下的“画”的趣味性。
三、教学难点:
- 理解“小画家”指的是哪些小动物,它们是如何“画画”的。
- 感受课文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四、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课文插图、生字卡片、PPT课件、相关视频素材。
- 学生准备:课本、铅笔、橡皮、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提问:“同学们,冬天来了,你们见过下雪吗?下雪后,你们有没有在雪地上玩耍过?”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激发学习兴趣。
出示图片或视频,展示雪景和小动物在雪地中的活动,引出课题《雪地里的小画家》。
(二)初读课文(8分钟)
1. 教师示范朗读课文,注意语速适中,语调生动。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词。
3. 教师带领学生认读生字词,如“画、牙、马、牛、黑、白”等,并进行组词练习。
(三)精读课文(10分钟)
1. 分段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思考:
- 文中提到的小画家是谁?
- 它们是怎么“画画”的?
- 为什么说它们是“小画家”?
2. 结合插图,让学生想象小动物们在雪地上留下的痕迹,如梅花、竹叶、月牙等,帮助学生理解“画”的含义。
(四)课堂互动(8分钟)
1. 角色扮演:请几位学生分别扮演小鸡、小狗、小鸭等动物,模仿它们在雪地上“画画”的动作。
2. 小组讨论:你最喜欢哪一种“画”?为什么?
3. 拓展延伸:如果你也是一只小动物,你会在雪地上画什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
(五)巩固练习(7分钟)
1. 完成课后练习题,如连线、填空等。
2. 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强调笔顺和结构。
3. 小组互评,互相检查书写是否规范。
(六)总结与作业(2分钟)
1. 教师总结课文内容,强调“小画家”指的是小动物,它们用脚印在雪地上“画画”,充满童趣。
2. 布置作业:
- 抄写生字词,每字写三遍。
- 向家人讲述课文内容,并画一幅“雪地里的小画家”的图画。
六、板书设计:
```
雪地里的小画家
小鸡——梅花
小狗——竹叶
小鸭——月牙
小马——圆圈
```
七、教学反思(课后填写):
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发言和互动。部分学生对“画”的理解还不够深入,今后可以结合更多实物或图片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