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见闻】清明时节,细雨纷纷,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泥土香和青草味。这个时节,既是春耕的开始,也是祭祖扫墓的日子。我趁着假期,回到了老家,想看看家乡的清明节是怎样的。
清晨,天还灰蒙蒙的,父亲便带着我去山上扫墓。山路有些湿滑,踩在松软的泥土上,脚步声被雨水打湿了。墓碑前,父亲点燃了香烛,口中念念有词,仿佛在向祖先诉说着这一年的变化与思念。我站在一旁,看着他那专注的神情,心中也生出几分敬意。
扫完墓后,我们回到家中,母亲正在准备清明饭。她端出了几道传统的家常菜:青团、艾草糍粑、炒野菜……这些都是小时候的味道,让人倍感亲切。饭桌上,家人围坐在一起,聊着过去的事,也谈着未来的计划。虽然言语不多,但那种温馨的感觉却格外真实。
傍晚时分,我独自走在村里的小路上,看着远处的山峦被薄雾笼罩,仿佛一幅水墨画。孩子们在田间奔跑,笑声回荡在山谷中,显得格外清脆。这让我想起小时候,每逢清明,也会跟着大人去扫墓,那时候觉得一切都那么自然,而现在,却多了一份对生活的感悟。
清明不仅是祭祖的日子,更是一个让人心静的时刻。它提醒我们,不忘根本,珍惜当下。在这个充满回忆与思念的日子里,我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宁静与温暖。
或许,这就是清明的意义吧——在风雨中前行,在怀念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