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六世之余烈烈的意思】2.
“奋六世之余烈”这句话出自《过秦论》一文,是西汉著名文学家贾谊所作。原文为:“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继承前六代君王留下的功业和威势,挥动长鞭,统治天下。
其中,“奋”意为奋发、努力;“六世”指的是秦国从秦孝公到秦始皇之前的六位君主,他们分别是: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这六位君主在位期间,通过变法图强、开疆拓土,逐步奠定了秦国的强大基础。
“余烈”中的“烈”字,本义是“功业、功绩”,引申为“余下的气势与成就”。也就是说,秦始皇是在继承祖先们打下的江山和积累下来的国力之后,最终完成统一六国的大业。
“奋六世之余烈”这句话不仅表达了秦始皇对先祖功业的继承,也体现出一种历史延续性的思想。它强调了国家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和积累。秦始皇之所以能够统一天下,离不开他前面六代君主的努力和铺垫。
此外,这句话也带有一定的褒贬意味。贾谊在《过秦论》中虽赞扬了秦朝的强盛,但也指出其灭亡的原因在于暴政和失去民心。因此,“奋六世之余烈”不仅是对秦朝强大根基的肯定,也是对其后期统治方式的一种反思。
总的来说,“奋六世之余烈”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事件的描述,更是一种对国家发展、历史传承以及个人奋斗精神的深刻表达。它提醒我们,任何伟大的成就背后,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努力与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