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注塑车间作业指导书(01)】一、目的
为规范注塑车间的生产流程,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不良率,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本文件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涉及注塑工艺的生产操作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
二、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注塑车间内所有注塑设备的操作、模具管理、原料使用、产品检验及日常维护等相关工作。
三、作业流程概述
1. 生产前准备
- 检查生产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 确认模具状态良好,无损坏或异常。
- 核对生产计划与排产安排。
- 准备所需原材料,并检查其规格与批次是否符合要求。
2. 开机操作
- 启动注塑机电源,进行设备预热。
- 根据产品要求设定温度、压力、速度等参数。
- 进行试模,确认产品外观、尺寸、结构是否符合标准。
3. 生产过程控制
- 操作人员需定时巡查设备运行状态,记录异常情况。
- 对产品进行首件确认,确保符合图纸和技术要求。
- 定期清理模具和料筒,防止杂质混入影响产品质量。
4. 产品检验
- 按照检验标准对成品进行抽样或全检。
- 记录检验结果,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处理。
5. 停机与保养
- 生产结束后,关闭设备电源。
- 清理工作区域,保持环境整洁。
- 对设备进行例行保养,如润滑、清洁、检查等。
四、安全注意事项
-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上岗资格后方可操作设备。
- 严禁在设备运行过程中擅自打开安全门或调整参数。
- 遇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设备运行,并上报主管处理。
- 操作过程中需佩戴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如防护手套、护目镜等。
五、模具管理
- 模具使用前需进行检查,确认无损伤、无变形。
- 模具存放应按编号分类,避免混淆。
- 使用后应及时清洁并涂油防锈,妥善保管。
六、原料管理
- 原料应按类别、批次分开存放,避免混料。
- 使用前需检查原料是否受潮、变色或结块。
- 剩余原料应密封保存,防止污染和浪费。
七、异常处理
- 若发现产品出现飞边、缩水、气泡等缺陷,应立即暂停生产,分析原因并调整参数或更换模具。
- 设备出现故障时,操作人员不得自行拆卸维修,应通知专业维修人员处理。
八、记录与报告
- 所有操作、检验、维修等过程均需如实记录。
- 每日填写《生产日报表》及《设备点检表》,交由主管审核存档。
九、附则
本作业指导书由注塑车间负责解释与修订,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如有未尽事宜,参照公司相关管理制度执行。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发布日期: 2025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