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负数、百分数)】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理解负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负数,并能在实际情境中运用。
- 掌握百分数的含义及其与分数、小数之间的互化方法。
- 能够解决与百分数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负数和百分数的应用价值。
-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 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包括两个部分:
1. 负数的认识与应用
- 负数的产生背景
- 正数与负数的表示方法
- 数轴上的位置与大小比较
- 生活中的负数应用(如温度、海拔、收支等)
2. 百分数的理解与计算
- 百分数的意义及读写
- 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
- 百分率的计算与应用
- 解决与百分数相关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
- 理解负数的意义和表示方法。
- 掌握百分数的基本概念和互化方法。
- 难点:
- 在具体情境中正确理解并使用负数。
- 灵活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温度计模型、练习题卡等。
-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负数的认识
1. 导入新课(5分钟)
- 通过展示气温变化图或银行账户余额变化图,引出“负数”的概念。
- 提问:“生活中有没有比0还小的数?”
2. 讲授新知(15分钟)
- 引导学生认识正数与负数的区别。
- 介绍负数的读法与写法,如“-5”读作“负五”。
- 利用数轴帮助学生理解负数的位置和大小关系。
3. 课堂练习(10分钟)
- 完成教材中的基础练习题,巩固负数的读写和比较。
- 小组讨论: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负数?
4. 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 布置课后练习题,要求学生记录自己生活中遇到的负数例子。
第二课时:百分数的意义与读写
1. 导入新课(5分钟)
- 展示一些带有百分数的图片或数据(如商品折扣、考试成绩等)。
-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百分数?它有什么用途?”
2. 讲授新知(15分钟)
- 介绍百分数的定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 学习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如“50%”读作“百分之五十”。
- 对比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关系。
3. 课堂练习(10分钟)
- 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练习将百分数转化为分数或小数。
- 分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哪些情况常用百分数?
4. 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 回顾百分数的基本概念和用途。
- 布置作业:查找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并尝试进行简单的计算。
六、教学反思
本单元的教学应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避免单纯的知识灌输。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
七、板书设计
```
一、负数
- 定义:比0小的数
- 表示:+ 或 -
- 应用:温度、海拔、收支等
二、百分数
- 含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 读法:百分之...
- 互化:百分数 ↔ 分数 ↔ 小数
```
八、拓展延伸
-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更多的负数和百分数例子。
- 可以组织一次“数学调查活动”,让学生记录一周内的温度变化或购物折扣信息,并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
备注: 本教案依据2017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编写,旨在帮助教师系统、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