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前路椎体间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28例】在脊柱外科领域,胸腰椎结核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常伴随椎体破坏、脊柱不稳及神经功能损害等问题。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和内固定材料的发展,前路手术逐渐成为治疗该类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28例接受一期前路椎体间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的胸腰椎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该术式的疗效与安全性。
本组病例中,患者年龄跨度较大,主要集中在30至60岁之间,男性患者略多于女性。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X线、CT、MRI)及实验室检测确诊为胸腰椎结核,且存在明显的椎体破坏或脊柱不稳定表现。术前均进行了系统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并在病情稳定后行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为一期前路椎体间植骨内固定术,术中彻底清除病灶组织,包括坏死椎体、脓液及肉芽组织,并进行椎体间植骨融合,同时置入内固定器械以恢复脊柱稳定性。术后继续规范抗结核治疗,并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步调整用药方案。
术后随访时间从6个月至3年不等,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患者术后疼痛明显缓解,脊柱稳定性显著改善,部分患者神经功能有所恢复。影像学复查显示植骨融合良好,内固定位置稳定,未见明显松动或断裂现象。总体来看,该术式在治疗胸腰椎结核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尽管如此,该术式仍存在一定风险,如术中出血、神经损伤、感染等并发症,需在术前充分评估患者全身状况,并由经验丰富的脊柱外科团队操作,以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一期前路椎体间植骨内固定术在治疗胸腰椎结核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尤其适用于伴有严重椎体破坏或脊柱不稳定的患者。未来还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结合长期随访数据,以更全面地评估该术式的远期疗效与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