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到了,我和妈妈一起包粽子。这是我第一次自己动手包粽子,心里既紧张又兴奋。
早上,妈妈从超市买回了糯米、粽叶、红枣和肉。我好奇地问:“妈妈,为什么粽叶要提前泡一下呢?”妈妈笑着说:“因为新鲜的粽叶太硬,泡软了才好包。”我点点头,觉得原来包粽子也有这么多学问。
开始包粽子了。妈妈先教我怎么把粽叶折成一个漏斗的形状。我试着学,可是粽叶总是不听话,不是折得不够紧,就是叶子裂开了。我有点着急,但妈妈鼓励我说:“慢慢来,多练习几次就会了。”
接着,妈妈让我往“漏斗”里放糯米和红枣。我小心翼翼地把米放进里面,生怕掉出来。然后,妈妈教我怎么把粽叶两边折过来,再用绳子绑紧。我一边做一边想:这可真像在给粽子穿衣服啊!
终于,我包出了第一个粽子。虽然样子不太好看,但我觉得特别有成就感。妈妈看了直夸我:“你做得不错!”
我们一共包了十几个粽子。晚上,妈妈把粽子煮熟了,香喷喷的味道飘满了整个屋子。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糯米软软的,红枣甜甜的,还有淡淡的粽叶香味,真是太好吃了!
通过这次包粽子的经历,我不仅学会了怎么做粽子,还明白了做事不能急,要慢慢来,多练习才能成功。这个端午节,我过得特别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