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及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的增加,真菌性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其中,念珠菌属是引起该类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传统的全身抗真菌治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受到药物毒性、耐药性或局部浓度不足等因素的限制。因此,探索更为安全、有效的局部治疗方法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之一。
本研究旨在通过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的方法,评估两性霉素B膀胱冲洗在治疗真菌性尿路感染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一、资料来源与纳入标准
本研究检索了PubMed、CNKI、万方数据库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中英文数据库,时间范围为建库至2024年6月。纳入标准包括:①研究类型为随机对照试验(RCT)或队列研究;②研究对象为确诊为真菌性尿路感染的患者;③干预措施为两性霉素B膀胱冲洗;④研究需报告治疗效果相关指标,如临床治愈率、真菌清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
二、研究结果
共纳入12项符合要求的研究,涉及患者总数为85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接受两性霉素B膀胱冲洗治疗的患者在临床治愈率和真菌清除率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此外,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主要表现为轻度的局部刺激症状,未见严重并发症报道。
三、讨论
两性霉素B作为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其在全身用药时存在较大的肾毒性风险,而局部应用则可有效减少系统暴露,提高局部药物浓度,从而增强治疗效果并降低副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膀胱冲洗方式能够将药物直接作用于感染部位,具有良好的靶向性和安全性。
然而,本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例如,纳入研究的样本量相对较小,且部分研究质量不高,可能存在偏倚风险。未来需要更大规模、设计更严谨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验证该方法的长期疗效与安全性。
四、结论
综上所述,两性霉素B膀胱冲洗在治疗真菌性尿路感染中表现出良好的临床效果和较高的安全性,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局部治疗手段。但鉴于目前证据等级有限,仍需更多高质量研究支持其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
作者:向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