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家里并不富裕,但母亲总会在我的书包里悄悄塞上一颗糖。这颗糖,是我童年记忆中最温暖的存在。
那是一个初秋的下午,天空灰蒙蒙的,空气里透着凉意。我背着沉重的书包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满是考试失利的沮丧。试卷上的红叉像一把把利刃刺进我的心房,让我无地自容。一路上,同学们嬉笑打闹的声音从耳边飘过,而我却只能低头疾步前行,生怕他们发现我的窘迫。
推开家门时,屋子里弥漫着熟悉的饭菜香。母亲正在厨房忙碌,锅铲与铁锅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她看到我垂头丧气的样子,立刻放下手中的活儿,走到我面前蹲下,用温柔的眼神看着我说:“怎么了?是不是今天不开心?”我点了点头,将试卷递给她。母亲接过试卷仔细看了看,却没有责备,而是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说:“没关系,一次失败不算什么,妈妈相信你下次会做得更好。”
说完,她转身从抽屉里拿出一颗糖递给我。这是一颗普通的水果硬糖,包装纸已经有些皱巴巴的,但它却像一道光一样照亮了我的世界。“吃吧,这糖虽然简单,但甜味能让人忘记烦恼。”母亲笑着说道。
那一刻,我愣住了。我没有想到,这么平凡的一颗糖竟然蕴含着如此深沉的力量。我剥开糖纸,小心翼翼地将糖放入口中,那种酸甜交织的味道瞬间充满了整个口腔。它不仅驱散了身体的疲惫,更治愈了内心的伤痛。从此以后,每当遇到困难或挫折,我都会想起那颗糖,想起母亲的鼓励和关爱。
长大后,我离开了家乡去外地求学,生活变得复杂而忙碌。有一次,因为工作压力太大,整个人几乎崩溃。在那个孤独无助的夜晚,我突然想起了那颗糖,以及母亲那双充满慈爱的眼睛。于是,我拨通了她的电话,向她倾诉自己的困扰。母亲听后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用平静的语气对我说:“孩子,无论你在哪里,无论发生什么事,都别忘了带一颗属于自己的‘糖’。它可以是一句话、一个动作,也可以是一件小事,但只要它能让你感到幸福和满足,就足够了。”
听完这句话,我恍然大悟。原来,所谓的“糖”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上的慰藉,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它提醒我们,在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时,要学会寻找那些微小却真实的快乐,并以此支撑自己继续前行。
如今,我已经步入社会多年,经历了不少风浪。然而,每当我感到迷茫或失落时,总会想起那颗糖的故事。它教会我要学会感恩,珍惜身边每一个给予我帮助的人;也让我明白,真正的坚强并不是无所畏惧,而是能够在跌倒后再爬起来,继续微笑面对人生。
一颗糖,承载着母亲无尽的爱与智慧。它虽小,却足以改变我的一生。或许,这就是母爱的伟大之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