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雨晴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翻译:
在下雨之前,我看到花儿刚刚绽放出花蕊;然而等到雨后,却发现花朵已经完全凋零,只剩下叶子遮盖着枝头。那些蜜蜂和蝴蝶纷纷飞过墙头,仿佛追寻着春天的气息去了邻居家,我不禁怀疑,那盎然的春色是否真的留在了邻家。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雨后的景象,通过自然界的细微变化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首句“雨前初见花间蕊”,点明时间是在雨来临之前,此时百花盛开,花蕊初露,展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春日风光。第二句“雨后全无叶底花”,则描绘了雨后的惨淡景象——原本娇艳欲滴的花朵被雨水冲刷殆尽,只剩下了绿叶掩盖下的空枝,给人一种物是人非、世事无常的感觉。第三句“蜂蝶纷纷过墙去”,进一步刻画了自然界中的动态画面,蜜蜂与蝴蝶因寻找新的花源而纷纷飞越围墙,这不仅表现了它们的勤劳与执着,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追求或失落感。最后一句“却疑春色在邻家”,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他并不甘心承认春光已逝,而是满怀希望地猜测,也许那充满生机的春色依然存在于隔壁人家,这种积极乐观的态度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整首诗语言朴实却富有哲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人类对于美好事物的珍惜与留恋,同时也传递出一种面对挫折时依然保持希望的精神力量。此外,诗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如“蜂蝶纷纷过墙去”),使得诗句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总之,《雨晴》是一首耐人寻味的小诗,它既写实又抒情,既描绘了大自然的变化规律,又寄托了作者复杂微妙的情感世界,堪称一首优秀的咏春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