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型肺癌是一种起源于肺部外围区域的恶性肿瘤,其在CT影像上的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了解这些特征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规划至关重要。
首先,在CT平扫中,周围型肺癌通常表现为肺野内的结节或肿块。这类病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或是不规则形状,边界可能清晰也可能模糊。值得注意的是,靠近胸膜的病灶可能会引起局部胸膜增厚或者粘连现象。
增强扫描则能更清晰地显示病变的血供情况。大多数周围型肺癌在动脉期会显著强化,并且这种强化程度往往高于正常肺组织。然而,也有一些特殊类型的肺癌(如腺癌)可能呈现为轻度强化甚至无明显强化。
此外,CT还可以观察到一些间接征象,比如毛刺征、分叶征以及空泡征等。毛刺征是指肿瘤边缘向外伸出细小线样影,这反映了肿瘤侵袭周围结构的情况;分叶征则是指肿瘤轮廓呈波浪状改变,提示可能存在较大的体积及复杂的内部结构;而空泡征则是在较大肿瘤内见到的小范围低密度区,这可能是由于肿瘤内部坏死所致。
最后,当怀疑周围型肺癌时,还需结合患者的具体临床资料进行全面评估。例如吸烟史、家族遗传背景等因素都可能影响最终诊断结果。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医生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检查手段来提高诊断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