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规范行业协会的财务管理,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合理性,提高协会运作效率,特制定本财务管理制度。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协会财务工作的人员及活动。
一、预算管理
1. 预算编制:每年初,由财务部门根据上年度的财务状况和本年度的工作计划,编制详细的年度预算报告。预算应包括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
2. 预算审批:预算报告需提交理事会审议,并经全体理事投票通过后方可执行。
3. 预算调整:如遇特殊情况需要调整预算,需提交理事会审议并批准。
二、收入管理
1. 收入来源:主要包括会员会费、捐赠款、政府资助、服务收费等。
2. 收款流程:所有收入必须通过协会指定账户收取,严禁私设小金库或隐瞒收入。
3. 票据管理:所有收款需开具正规发票,并及时入账。
三、支出管理
1. 支出范围:包括办公费用、活动经费、人员薪酬、项目支出等。
2. 审批流程:所有支出需经过申请、审核、批准三个环节。小额支出可简化流程,但需保留相关凭证。
3. 报销规定:报销时需提供真实有效的票据,并按规定的程序办理。
四、资产管理
1. 固定资产管理: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盘点,确保账实相符。
2. 流动资产管理:合理安排流动资金,避免资金闲置或短缺。
3. 无形资产管理:保护好协会的品牌形象和其他无形资产。
五、审计与监督
1. 内部审计:定期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检查财务制度执行情况。
2. 外部审计:聘请专业机构进行年度审计,出具审计报告。
3. 监督机制:设立监事会,负责监督财务管理工作。
六、责任追究
对于违反财务管理制度的行为,将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直至撤销职务等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以上就是行业协会财务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希望各位同仁能够严格遵守,共同维护协会的良好形象和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