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确保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污水处理效率,保障出水水质达标,特制定本操作规程。所有参与污水站运行管理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以下规定。
一、日常巡检与维护
1. 设备检查
每日对污水处理设备进行巡检,包括但不限于泵机、曝气装置、沉淀池、过滤器等。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转,有无异常噪音或振动,并记录相关数据。
2. 水质监测
定期检测进水和出水的水质指标(如pH值、COD、BOD、悬浮物等),确保处理后的水质符合国家排放标准。一旦发现水质异常,应立即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3. 管道与阀门维护
定期检查污水输送管道及阀门是否存在泄漏或堵塞现象。若发现问题,应及时维修或更换,避免影响整体处理效果。
二、运行参数控制
1. 水量调节
根据实际来水量合理调整各处理单元的工作状态,保持系统稳定运行。避免因水量过大导致溢流或过小造成资源浪费。
2. 药剂投加
在化学处理过程中,严格按照配方比例投加絮凝剂或其他药剂。不得随意更改配比,以免影响处理效果甚至产生二次污染。
3. 温度监控
注意观察处理环境温度变化,必要时通过加热或冷却手段维持适宜的操作条件,以保证微生物活性及化学反应速率。
三、突发情况应对
1. 停电应急处理
若发生停电事故,应迅速启动备用电源,并优先恢复关键设备供电。同时通知相关人员做好后续工作安排。
2. 设备故障排除
遇到设备故障时,首先切断电源并隔离故障部位,防止扩大损失。联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检修,切勿自行拆解修理。
3. 安全事故防范
加强安全教育,定期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操作人员需佩戴防护用品,熟悉逃生路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撤离至安全区域。
四、档案记录与培训
1. 建立台账
对每次巡检、维护、检测的结果形成书面记录,并妥善保存归档,便于日后查阅分析。
2. 员工培训
定期组织员工参加技术培训,更新专业知识,提升业务能力。鼓励员工提出改进建议,共同促进污水站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规程,可以有效提升污水站的整体运营质量,为环境保护事业贡献力量。请全体工作人员务必高度重视,切实履行职责,确保污水站长期高效运转。
---